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4-12-16
“风雨同舟”四十年专访活动(第二十一期)

他们讲述与盘固的故事,每一个诉说都是一个缩影。有出了校门就进厂门的员工,是一辈子的感恩与骄傲;有入职以来在同一个岗位深耕的员工,是一种坚持与执拗。他们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将一件小事做精做细。有的在盘固找到了心中的舞台,挥洒汗水,大放光彩;有的义无反顾跟随父辈的脚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他们都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生产车间,我们每天都能看见高保磊师傅忙碌的身影。他或专注于设备的操作,或协助设备的改造维修,或专心的记录实验及生产数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这位敢拼敢做的生产员工,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和心声。

 

人物访谈第二十一期——高保磊:“拥有从‘新’开始的勇气”


高保磊:男,盘星新金属EIGA主操。1985年出生,2015年进入盘固集团,2018年入职盘星,荣获2016年表现优异员工。


问:请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各位好,我叫高保磊,在盘星粉冶事业部担任EIGA雾化制粉设备主操一职。进入金属新材料行业之前我在其他行业工作了10年,所以面对进入盘星所在的新金属材料行业,初期还是十分迷茫与紧张的。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我觉得年轻人还是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所以我毅然决定选择挑战新行业、新岗位,我认为我们不断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具备从“新”开始的勇气。


问:工作上有没有哪些人给你带来的哪些帮助或者使你进步的地方?

对我帮助最大的人是负责我那一条生产线的工艺工程师,他手把手教我操机,让我在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于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设备的基础操作技能。


问:从2018年到2024年,盘星也处于快速发展中,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盘星这六年我是全程见证了的,从“0”到“1”,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规模的扩大。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盘星公司通过中试生产后,在2020年开始投入建设新厂区,并于2021年7月正式开始批量化投产。这个变化对我来说是极其震撼的,从2018年早期一条中试线,到现在的10条零件生产线,7条粉末生产线,而我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都充满了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第二是团队的升级。公司初期生产就我一个技术员,那个时候只有一条中试线,工程师的经验大多也偏理论,所以我们也只能逐步摸索。但是目前团队逐渐壮大,引进了有行业经验的工艺、技术人员,出现问题,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就解决了。整个团队氛围也始终坚定“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的理念,所以不管是在稳定生产还是技术提升方面,团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让我在自身岗位上更有成就感。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这也是我现在一直留在盘星的原因。思维的转变:大家的责任心和收入都得到了转变与提升,对比以前,我们现在有明确的晋升路线,所以大家有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是个人的成长。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什么都不会的学徒到现在变成也能带一带新员工的“老”师傅了,这还是让我获得了蛮多成就感的。另外,公司多技能的培养机制让我自己的技术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也更加有干劲。计件制的激励也让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从以前只想着把工作做完,到现在想的是在有限时间里,如何做的越多、越快、越好。以上这些个人的成长都让我对于未来做好工作充满了信心。


问:公司也新招了很多年轻人,对他们您有什么寄语么?

我不敢对他们说有什么寄语,因为我也还需要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说些什么的话,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不要害怕吃苦,多提高自身技能,多做些产量。


问:您对目前自身岗位的规划是怎样的?做好自身岗位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我目前的岗位属于一线生产,但是我觉得生产、工艺和设备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结合我目前的不足来看,我还需要在工艺设备方面再多学习,尤其针对性地多学习设备的原理,进一步去做好设备的三级维护,不仅仅是生产出合格产品,同时还需要确保设备的良性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和控制成本。另外,我认为做好岗位工作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我在盘星6年,始终受到集团公司四十年盘固文化的影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仅鼓舞着我,对于每一位盘固人都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持续思考怎么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在采访过程中,高保磊一直保持着微笑,回答也比较谦逊。他敢于从“新”开始的成长脉络也影化了盘星从无到有的发展进程。他拥有敢想敢做的魄力,也敢于从实践中出真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谈辛苦,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撰稿人:吴佳丽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9-2025 盘固集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00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