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收看央视的3·15晚会,甚至产生了春晚不如3·15的错觉(或许是错觉)。当然了,我既不是坐在电视机前惴惴不安的政府官员,更不是拼命嗅探业绩增长点的职业打假人,充其量算得上一名乐此不疲的吃瓜群众,今天想同各位聊聊我的吃瓜心得。
商家如何看待我们
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逐渐从点对点的方式转变成了点对线,甚至是点对面的关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甚至被剥离了人格属性,变成了一个不带情感要素、不含半点人味的词——流量。
消费者的个性化喜好、选择也被转换成了EXCEL中一列列、一行行冰冷的字符。今年曝出的苦情直播就是大数据滥用的典型例子,平台发现老年人彼此同情,容易对他人疾苦产生共情,MCN机构获取信息、孵化网红、编写剧本、输出内容,最后就有了晚会曝光的那一起起卖惨骗局。
商家不仅将我们转换成了数字,还想通过我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改变我们的消费选择,今年晚会曝出的地下流量市场实质上就是商家通过他们“拟制出”的一个个我们,从而去激发、挑动、诱导我们的购买力。
被商家盯上的弱势群体
众所周知,就购买力而言,“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在女性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一老一小成为了商家眼中的下一个香饽饽。与其他消费者相比,老人、小孩不仅购买力强,相对而言也更易控制。
孩子自不必说,在如今一孩、二孩为主的家庭构成下,孩子的需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过分的都会被尽量满足。至于老年人,他们不仅缺乏家人的陪伴,更是时刻面对着“生老病死”这一亘古难题,如果商家伪装成知心人、贴心人,他们会自然的放松戒备,如此,江湖神医的故事就能讲下去,免费“评书机”里的天价药也就能销售一空。
商家眼中的我
作为一名“中年大妈”,虽然离迈入弱势群体行列的那天不算遥远,但仅就目前的我而言,姑且还能算得上经济学里的“一般理性人”。在对外开展经济交往时(主要是指花钱消费),基本能秉持以小经济代价获取大经济利益的思想,但我发现我的这种“职业操守”在商家的攻势下逐渐瓦解。在过去,我基本以现实需求出发做出消费决策,但架不住抖音、小红书、公众号等等给我持续推送的各种信息,于是乎,我的各种消费需求不断被创造,大到扫地机器人、挂烫机等家电,小到各种抹布、架子等等小物件……
总而言之,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没人能躲过这场浩荡洪流,作为裹挟其中的普通消费者,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多看多思,保持理性,尽量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
(供应物流 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