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4-06-14
“风雨同舟”四十年专访活动(第三期)

他们讲述与盘固的故事,每一个诉说都是一个缩影。有出了校门就进厂门的员工,是一辈子的感恩与骄傲;有入职以来在同一个岗位深耕的员工,是一种坚持与执拗。他们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将一件小事做成了大家。有的在盘固找到了心中的舞台,挥洒汗水,大放光彩;有的义无反顾跟随父辈的脚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他们都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盘固集团至今已经风风雨雨整整四十年的历史,有那么一些人是亲眼见证了它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壮大的整个过程。我们追根溯源,有些人随着盘固风雨一程,远不止这四十年。今天我们跟随史龙清师傅,一起探寻盘固的前世今生,听他讲一讲,那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


人物访谈第三期——史龙清:“要把公司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做”


史龙清:男,本埠生产部巡检工。1964年出生,1982年入厂,荣获2012年、2014年、2016年、2021年表现优异员工,2014年被评为“三十年三十人”。


1982年,成绩优异却因家庭贫困交不起高中学费的“小史”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进入了一家砖瓦厂(即盘固集团的前身)。那时厂里只有三个砖机和两个砖窑,主要烧制“九五”红砖。在那个集体经济时代,农村家庭普遍还挣着“工分”,一个劳动力每天都挣不到五毛钱,一家6口勉强维系生活。作为家中长子,他承担起家庭责任,努力工作改变家庭生活。砖瓦厂是计件制的多劳多得薪酬分配方式,一个月能挣到40元左右的“高薪”,家里原本紧巴巴的日子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让弟弟们不再因贫困而放弃读书。


两年后,砖瓦厂在1984年改建成金坛县薛埠水泥厂。那时的水泥窑还是机立窑,机械自动化程度落后,大多数岗位都要依靠人工去完成。史师傅很清晰的记得,那时候的计量单位“6板车的石料就是一吨”。虽然先后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史师傅还是不遗余力的干活,晒煤翻煤、推车搬运熟料、筛土……日子在简单的重复着。


史师傅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工作心得,他坚持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和前一个班交接清楚设备运行情况,打扫责任卫生区,然后巡检责任范围内所有设备,检查关键设备的轴承温度,不放过一点儿跑冒滴漏,能自己处理的事,他绝不拖拉给下一个班的工作人员。别人觉得日复一日的工作很枯燥,而史师傅却说:“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上班就会很轻松!”、“对讲机今天不呼你,就是工作做到位了!”他真正做到了以厂为家,也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随着2000年盘固水泥厂合并收购华阳水泥厂,史师傅作为当时的技术骨干,被派到华阳工作。盘固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有他的身影。光阴无情,从不为人驻足,年轻稚嫩的懵懂新人“小史”早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专业“老史”。新的日产5000吨水泥干法窑生产线,规模产能更大,技术要求也更高,为充分提高人员效益,实行一人一岗专责制度。原先同样的巡检范围,设置的班组需要十多个人,渐渐的只需要三五个人,到现在只有1位巡检在岗,这就需要岗位员工具有更强的责任心,更丰富的经验,更老道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史师傅经过四十多年的深耕学习,他能完全通过看、摸、听、闻,了解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隐患,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一位新来的员工。


2.jpg


史龙清师傅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但他通过勤奋和努力,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支撑和改变了家人的命运。采访结束时,史师傅腼腆的笑容里透着骄傲说:“我人生两大自豪的事,一个是能在盘固工作一辈子;一个是女儿很努力,考取的是南京大学;也是因为有这份工作,我有能力供女儿上大学”。

                   撰稿人:缪洪亮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9-2024 盘固集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00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