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朝圣”,是通过一本书,封面上印着朝圣途中的小女孩——身着磨黑磨烂的围裙,套着手板的双手合十,闭眼祈祷,脏脏的小脸上有着无比虔诚的神情。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行为叫做朝圣,看完《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我才真正明白——所朝之圣即为冈仁波齐神山。
相信科学的人势必不信神山、福报之说,亦没有立场去给朝圣冠上愚昧的罪名。我本身没有宗教信仰,身边也没有信教的人,所以对于这种虔诚、炙热的信仰,无法感同身受,唯有肃然起敬。非要说起来,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信则灵不信则灭,值得不值得都由自己来判断。佛渡有缘人,而有缘人当渡自己。
电影中的人物均是现实中真正去朝圣的藏民,其中情节是否有所设计已不足介怀,他们毫无表演经验,只能演出真实的自己。扎着红头绳的江措旺堆操着杀牛的手艺,内心却敬畏着生灵,只得用酒精麻痹自己,朝圣的路上他终究是解下了红头绳,怜悯着哪怕是一只过路的小虫;爱念经的杨培爷爷一路转动着转经轮,走在队伍的前方,他更像一个稳定人心的将军,斩杀队伍里的浮躁、退意与不虔诚,即使属于他的最后一幕是黄土一抔,也会因不留遗憾而释然,正如他说“在哪念经都是一样的”;准妈妈次仁曲珍朝圣途中在医院诞下一子后带着襁褓里的孩子重返朝圣队伍,孩子名叫丁孜登达,取幸福、百岁之意……朝圣路上的点滴也是耐人寻味的:善良的四川夫妻将毛驴视作家人,与它同甘共苦,只在陡路才加以使用;急着送医的车撞坏了朝圣者运输物资的拖拉机,朝圣者不做纠缠,只是取下板车用人力继续拖行,旨在救人要紧;好心的大叔给朝圣者提供住所,还耐心指点他们的朝圣姿势,作为回报,朝圣者们帮他耕地干活;身体欠佳的拉萨女房东免除朝圣者们所有住宿费,请求他们代自己绕布达拉宫磕一万个头作为回报……细数这一路的见闻经历,未尝不是在截取一段人生缩影:有生老有病死,有秋冬有春夏;放下心防,接受善意也施与善意;以碎石为证,从哪里停下休憩,就再从哪里开始前进;即使天来风雪,山落滚石,路遇水淹,也要以血肉之躯一路跪伏,拨开重山,穿越迷雾,坚毅前行。
正如影片中那个好心的大叔与朝圣者们在耕田间所谈,机械化时代下的年轻人总是很着急,社会上充斥着浮躁之气。时代的进步固然需要这份快节奏,然而人们的心呢?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章节叫做“慢慢走,欣赏啊”,这个章节名我一直记到了现在,每当我急于求成之时,它总萦绕在我脑海。走烂鞋子,磨坏围裙,磕破额头,朝圣者用一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所做的是与苦行僧修行一般的事情,他们的灰头土脸截然不同于拉萨游客的光鲜亮丽,这是许多人所无法想象的,相较之下,那一份毫无包装的虔诚之心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电影里没有任何后期配乐,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车祸过后朝圣者齐心协力拖车上坡时唱了一首歌:“我一步一步往上走,雪往下一点一点地下。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沉稳声线里夹着稚嫩童声,低沉男声中混着清亮女声,没有半分怨艾之气,只是娓娓道来:如果生活不幸、命运不公,我们就虔诚地祈祷,积德行善,即使不是受人尊敬的喇嘛,我们也凭着一腔热忱前去朝圣,让神山冈仁波齐赐予这样我们以福报……
影片的结尾,一行人仍在转山朝圣,做着与之前一样的动作,不同之处在于尼玛扎堆接过了已故杨培爷爷的转经轮,传递出一种始终在路上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求而不得之事,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冈仁波齐”——它是生活不易时的精神寄托,亦是花花世界的最后一方净土。有所信便有所畏,人人都在朝自己的“圣”,只不过各有各的朝圣路罢了。有缘分的人可以顺路同行,但人与人之间终究是互为过客,所有人最后都要独自地抵达心之终点。
(财务中心 戴晶)